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教学探讨(上)

2012-12-18 18:59:39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530

  北大六院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与培训基地 郝晓燕

  高功能孤独症儿童,是孤独症儿童中最有希望回归主流社会的群体。早期科学有效的干预,非常有希望帮助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和生活,实现回归主流社会。

  在我们接触到的高功能孤独症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进入普通学校后,被学校拒收。制约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障碍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集体学习环境中没有注意力或注意力维持时间太短,无法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2、自控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差,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课堂学习环境;

  3、语言接受和理解能力能力差,无法在语言教学的课堂上接收到老师的重要信息;

  4、语言口语表达能力差,与学校老师和同伴口语沟通时出现障碍;

  5、社会交往能力较差,缺乏与人交往的基本方法,无法与其他儿童相处;

  6、缺乏各种基本技能,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较差,兴趣面狭窄,无法参与各种集体活动。

  虽然孤独症的儿童在其他许多方面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如果在孩子入学之前,能够在早期干预的过程,就以上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帮助他们提前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提高相应的能力,普通学校就可能会包容他们,儿童在入学后就不会感到太多的困惑和受挫。科学有效的早期干预,可以真正帮助他们较为顺利的进入普通学校,并尽快适应学校的生活,与同伴们一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一、提高集体环境下的注意力

  很多高功能孤独症的儿童,在入学前都曾在专业机构参加过早期干预训练。大多数家长在培训期间非常看重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经过这样的训练后,注意力及与老师的配合能力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很多孩子的注意力,对环境的要求很高,无论是更换教室,还是更换老师,都会对他们产生较大的影响。当他们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时,首先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儿童要进入一个集体环境的课堂。在这个课堂上,老师几乎完全运用语言传授知识,这对我们孩子的注意力、语言接受与理解能力、集体课堂上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要设置专门的课程,提前帮助儿童提高这些能力,切实帮助他们较为顺利地适应普通学校的课堂环境,具备基本的课堂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从教学环境的泛化,到授课老师的泛化;从一个老师面对一个儿童,到一个老师面对两个、三个儿童(一对二、一对三),甚至多个儿童,在完全脱离家长的情况下,模拟学校集体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从老师近距离、有教具辅助的教学,到远距离纯粹的语言教学。我们要为儿童提供过细的教学课程,有效地帮助儿童真正提高集体环境下的注意力和集体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的变化。

  对于高功能孤独症的儿童,在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中,如果儿童已经能够在自己的教室里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注意力也有较大的提高,则可以考虑进行教学地点与任课老师的泛化。这种泛化,不仅要求儿童能够适应各种教学场所,而且对教学环境也要做相应的适应。如:从只有很少分心物的房间,到教室里放有各种儿童非常喜欢的物品。从安静的教学环境,到有意在教室里安排出现一些噪音(如:教室里可以有其他人在从事不相干的工作,包括使用电脑)。这样一点点地帮助儿童逐步适应各种各样的教学环境,提高排除干扰和自我控制能力,始终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上。设置这样教学,可以对他们进入学校后,适应学校的各种教学环境(包括多媒体教学)提供很大的帮助。

  另外,授课老师的泛化也很重要。让儿童适应不同的老师教学,同样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在入学后适应不同的课堂类型和授课方式。

  一对二或一对多的教学环境。

  在一个老师、一个儿童、一间教室的教学模式中,加入一个孩子,把课堂变为一个老师针对两个儿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模拟了一个小集体的教学环境。开始时,老师距离孩子很近,这种近距离的教学仍然需要借助一些教具、图片、表情、语音语调的变化和肢体语言来做辅助,有些情况下还需要配备一个影子老师给予及时地辅助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能力的提升,不断调整教学模式。逐步减少辅助手段,增加教学距离,调整孩子的坐位(从儿童平行面对老师而坐,到调整为儿童坐位分为前后、对面等不同方位),增加孩子的数量,改变老师的教学位置(老师讲课时不一定总是在学生的对面)……,以此来一点点提高对孩子的要求。最终可以完全模拟普通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站在稍远的地方,运用黑板教学或行走与学生之间。设置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孩子较为容易的逐步过渡,不断学习应对教学过程中所出现到的不同情况。经过我们对已入学儿童的调查,家长普遍反映教学效果明显,对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学习有切实的帮助。

  设置一对二的教学非常重要。老师面对两个以上的儿童进行教学,逐步脱离家长及辅助老师的指导独立上课,可以随机根据儿童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有效教学,从而逐步提高儿童的分享式注意力,为真正的集体课堂教学做准备。

  儿童具备以下条件可以考虑进入一对二的教学模式:在个别化训练课上,能够与老师有很好的合作;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可以用语言表达需求;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一对二的课堂要求两个孩子认知程度相近,年龄相当。儿童在其他方面相异是可以的(性格、运动能力、精细及手眼协调……)。如果教学设计得好,可以产生互补,希望能够出现儿童自然模仿或跟随的行为。这样的组合教学加上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差别强化,可以有效促进儿童对同伴的关注,互相的竞争及相互的约束……。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孩子开始逐步脱离一个成人针对一个孩子的教学模式,渐渐适应同伴。

  集体课的教学环境。

  在儿童具备小集体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后,模拟学校教学环境,加入更多的同伴,采用集体课堂授课的模式,引入影子老师给予儿童及时的相应辅助,可以有效促进儿童逐步适应普通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大集体的教学环境下,影子老师的辅助,可以及时矫正儿童的不当行为;及时对儿童的恰当行为给予强化;及时提醒儿童关注同伴,跟随课堂;辅助儿童理解老师关键语言强调时的转换,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减少受挫,增强自信;逐步学习到集体课堂的基本学习方法和规则,最大程度给予儿童相应的支持。

  在集体环境的教学中,教学内容也要相应增加,如:进一步提升儿童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用夸张的语音语调变化,提示儿童注意老师关键内容的转换和强调;用特殊的提示方式帮助儿童记忆老师反复强调的学习内容,按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作业和测验,记忆老师预留的家庭作业,按老师的要求准备学习用具;跟随同伴或在同伴的提示下完成学习任务和参加各项其他集体活动;学习课堂上常用的规则和提高完全独立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求助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等。

  其实,孤独症的儿童对非常感兴趣的事物,是可以集中注意力的。之所以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很短,通常是发生在遇到了他们不感兴趣的学习项目。由于失去了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通常,他们不感兴趣的学习领域,一般也是他们自身的弱项或技能缺乏的领域。因此,降低学习项目的难度,可能会对他们有所帮助。在我们的教学中,充分了解他们,尽量把难度放到非常合适的位置,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设置教学,从最简单的学习项目开始,增加教学过程中的趣味性,在他们的学习动量进入高潮时,加入少量新的学习项目,并配以及时的强化,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功率,也可以辅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和主动性。

  4. 提前预习新的学习内容。

  对于某些儿童,所学的知识太陌生,也是导致他们失去了注意力的原因之一。在接触新的学习项目时,提前给予他们一个预习的机会,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提高课堂注意力。由于提前提升了他们在某一方面的竞争能力,熟悉了学习内容,在课堂学习时他们就不会感到太陌生,也不至于太被动。这样可以辅助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少挫败感,增加自信心,最大限度的提高儿童在集体环境中的学习注意力。

  5.与普通儿童一起上课。

  在进行集体课教学的同时,给儿童创造一个进入普通儿童的群体的环境,与他们共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有意安排儿童进入普通的幼儿园或学校跟班上课,配备专门的辅助老师陪同,随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引导,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开始时,可以选择一至两门儿童感兴趣的课程,跟班时间视儿童的自身情况而定。然后逐步延长时间、增加课程种类,直至全部进入。在一个普通儿童的群体环境中,我们可以逐步引导、培养儿童学习自然环境下的模仿和跟随,较为自然的逐步脱离辅助老师的指导,过渡到独立模仿、跟随同伴完成课堂学习和参与各种集体活动。

  有意引入普通儿童进入我们的教学课堂,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由我们的老师把握课堂的教学节奏和教学重点,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儿童的自然跟随和模仿能力,促进他们去主动关注同伴,在课堂上跟随同伴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辅助他们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这些技能的提高,可以有效的帮助孩子提高集体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课堂注意力。

  二、提高集体环境下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集体环境下学习,对孩子的自控能力要求很高。最低的要求是保证课堂教学秩序,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在普通学校的课堂上,老师一般是以语言教学为主,由于我们的孩子对语言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弱,兴趣面狭窄,普遍存在自控能力较差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几乎没有能力跟随课堂教学,也没有能力按照规则安静的坐在课堂上。这里,我们专门讨论如何提升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帮助儿童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

  1、一对一的个别化训练课。

  在早期的干预训练中运用ABA(应用行为分析)的原理与行为矫正的各种策略,在提高儿童各领域基本能力的同时,增加儿童自控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孤独症儿童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增加计划活动的教学内容。有意识的把各种活动安排得有规律,并根据儿童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视觉提示顺序表,教儿童学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按照老师的要求,安静、有序的完成一个至几个任务。也可以采用计时器计时和差别强化的方法,逐步延长儿童安静做事的时间间隔。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提前为儿童制定一个时间表。提前让儿童了解一个时间段内的安排,并按照时间表逐个完成一系列有序的活动。让儿童对未来发生的事情有所预计和知晓,减少儿童出现的困惑和由此引发的情绪问题。在辅助儿童按照时间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将一部分日常生活内容形成规律,由成人的指导辅助逐步过渡到儿童可以完全独立完成。这样的教学,可以很大程度地帮助儿童理解并逐步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包括儿童一天的生活安排(按时起床、洗漱、整理自己的东西、乘坐交通工具;自己穿、脱外套、整理自己的物品、按课堂转换整理学习用具、课间去卫生间……)等等。有序的活动安排和生活,可以辅助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2、一对二或一对多的课堂。

  增加课堂常规的教学内容。如:老师讲课时不能说话;有问题时要举手申请;听课要安静的坐在座位上;课间活动不能远离教室;户外活动要跟随集体……;运用差别强化和使用代币的方法,鼓励表扬自控能力较好的儿童,引导其他儿童努力制约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引导儿童关注和关照同伴,逐步理解和学习学校的行为规范和日常行为规则。

  3、集体课的教学。

  增加集体学习的教学项目。如:集体体操;集体跟读;集体唱歌或表演;集体游戏;团队竞技……。在这些项目中,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儿童理解集体的概念;理解集体活动中的基本规则;理解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在集体活动中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使儿童懂得在集体游戏时个人与同伴的合作关系;懂得团队合作与个人分工的关系;逐步建立团队意识……。在活动中,逐步学习关照同伴,理性服从,跟随集体等相关的社交内容。这些训练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帮助儿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借助视频图像或图片、照片等视觉提示,给儿童讲解一些社会性的小故事(可以根据儿童的情况自己编写和做实景拍摄),并做演练和角色扮演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儿童逐步理解友谊的概念,学习如何交朋友;如何表达情感;如何分享情感;如何处理情绪问题……。

  (未完待续)

上一篇:DSM-IV 相比DSM-5标准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下一篇:谈谈音乐游戏对孤独症儿童的影响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