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2020-11-11 15:47:55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2765

  云爱玲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和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近年来很多学者倾向于使用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ticspectrum disorders,ASD)一词,包括儿童孤独症、 Asperger 综合征、Rett 综合征、不典型孤独症、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迄今病因不明,患儿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起病于3岁前,呈慢性病程。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人们不再认为孤独症是罕见疾病了,已成为导致儿童残疾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高危儿,尤其是早产儿群体中孤独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群体。

  孤独症患儿的临床表现以社会交往障碍为主要核心症状。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很早就会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与人的目光对视缺乏或回避(他们的目光往往不集中于人的脸上,而更喜欢关注非生物的物品)。另一特征是患儿喜欢独自玩耍或独自发呆,不愿或不懂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不会参与合作性游戏,不懂得什么是假扮游戏和象征性游戏。他们没有陌生感,与父母之间难以形成和发展正常的依恋关系,缺乏那种与母亲情景交融的情感交流。不会自己用手指示自己喜欢的玩具,也不会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显示给他人。

  交流障碍 语言交流障碍是最易引起家长关注的重要特征。多数患儿语言发育落后,直至2-3岁仍然不会说话。起病较晚的患儿可有相对正常的语言发育阶段, 但起病后出现语言倒退现象,甚至完全消失。部分患儿终生无言语。有些患儿虽会说话,但不会进行语言交流,有要求时不会用语言和眼神表达,而是牵拉着大人的手去拿他想要的东西。语言表现为重复、刻板、模仿语言或自言自语,语调平僵,类似鹦鹉学舌,通常不能正确运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他们虽然听力正常,但叫其名字却毫无反应,不听指令,对语言的理解障碍。极少用点头、摇头表示同意或拒绝。

  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患儿对一般儿童喜爱的玩具和游戏不感兴趣,却对某些不是玩具的物品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兴趣,以致着迷,并由此出现重复刻板行为。如:不停地旋转或着迷般地观察旋转物体、闻物品、玩弄电器开关、来回奔跑、排列玩具或积木、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或晃动、反复看电视广告或天气预报、不停地开关门、只爱听某一首或几首音乐等。部分患儿拒绝日常生活或环境变化,喜欢保持原样。也有患儿在某些方面如对文字、数字等表现出独特能力。几种刻板行为可以同时出现, 但并非一成不变。

  儿童孤独症目前无特异治疗方法 一般预后较差,至成年期,很多患者处于严重社会功能缺陷状态。需长期或终生照管,给父母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和痛苦。

  早期干预给孤独症儿童带来希望

  强化训练是目前对孤独症儿童唯一有效的方法,而成效的关键是尽早干预。国外近期一项研究发现:密集式的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和语言技能,还能让患儿的大脑活动正常化,减少孤独症症状,提高他们的社会技能。这一研究结果符合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的生理特点。很多研究证明,始于两岁以内的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预后。有的学者提出,如果早期干预在一岁左右,婴儿的问题行为尚不突出,同时又是婴儿神经系统可塑性的最佳时期,充分利用了婴幼儿大脑的学习潜力,从而限制了孤独症的有害效应。因此,早期干预的疗效是可以确定的。临床观察也证实了早期干预的效果。

  患儿阳阳一出生就给家人带来了无限的喜悦,惹人喜爱。作为医生的妈妈,却在宝宝3个月时发现了问题,无论妈妈及家人怎样欢快地逗弄阳阳,阳阳都从不与妈妈目光对视,很少出现应答性微笑,总是喜欢望墙角,每次妈妈给阳阳喂奶时,他都是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无论妈妈怎么叫他,他都很少用眼睛去看妈妈。妈妈不敢相信自己的观察,开始还认为阳阳可能有听力问题,并在阳阳4个月的时候妈妈带阳阳去耳鼻喉科检查了听力,医生给出的诊断,听力是正常。在阳阳六个月时,症状还没有改善,逃避与人目光对视,叫其名子不理会,不会伸手抓物,没有陌生感,对周围人熟视无睹,翻身需要辅助。妈妈带阳阳找到了从事孤独症研究的相关专家,专家肯定了妈妈的观察。于是,妈妈辞掉了工作,在专家的帮助下,开始了系统的干预。定期找专家指导。阳阳9个多月时上述症状开始改善,出现了短暂的目光对视,看到妈妈会伸手要抱。妈妈的付出得到了点滴回报,妈妈更加努力,与专家配合。阳阳两岁时,已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日常语言交流,现在两岁十一个月,可以主动与人交流,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会玩假扮游戏,会显示自己的喜好,只是语言略显简单,有时还存在刻板语言,面部表情变化较少。但已经可以上正常幼儿园了。阳阳的康复之路,充分证明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重要意义。

  早期发现孤独症是早期干预的关键

  婴幼儿孤独症最早的症状不是表现出多少孤独症行为,而是与健康同龄儿相比,正常行为的缺失。如正常婴儿出生1-2个月喜欢注视人脸,2个月会逗笑,3个月会笑出声,还会发些元音。5-6个月开始认人。6-8个月叫名字有反应,8-10个月可理解一些语言,1岁会用手指指看到的物体,15-18个有能完成简单的指令。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表现

  1. 2个月缺乏眼对眼对视

  2. 4个月不会看着别人的脸笑

  3. 6个月不能被人逗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4. 10个月 叫名字没有反应

  5. 12个月对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6. 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不理睬别人说话;

  7. 18个月不会用食指指点东西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的指向;缺乏社交技能,不会试着参与和获得他人的注意。

  8. 24个月 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细心地观察,会及早发现婴儿时期的异常表现,为早期干预赢得宝贵的时间。早期干预的核心是通过相应的方式将这些孩子带到丰富的社会互动中去,而不再任由患儿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孤独”的环境中。早期干预的方法,就是根据健康婴幼儿发育的指标为指导,利用早期教育的方法,给予丰富的、持续的刺激,包括视、听、触觉等多感觉的刺激,诱导孩子出现该月龄缺失的行为。如4-5个月的孩子如不会和妈妈对视,可以将一个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到妈妈脸的中央,当宝宝注视后迅速拿去玩具,使宝宝注视妈妈的脸,这种练习要反复进行;成人要经常和孩子对视,可以用夸张的表情和热情的语言吸引孩子注视;还可和宝宝做面对面藏猫猫游戏,用一张白纸挡住孩子的脸,然后突然拿开,夸张的说“猫猫”,逗引宝宝笑。尽量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的单独的玩一种玩具或看一张图片,而应更多的刺激孩子与人的交流。总之,妈妈要请教孤独症专家指导,积极的创造性的进行早期干预,要有决心、信心、耐心和恒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家长要不要给孤独症孩子立规矩 下一篇:自闭症儿童家庭之家庭信念探究与社会工作介入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