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好喜欢你

2022-05-17 17:58:24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253

  林凡裕 Ph.D., BCBA-D, IBA

  快上课了,王老师既期待又紧张,今天有一个新来的小朋友,阿正,会加入这个大家庭,跟其他老师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互动。听妈妈说,阿正今年三岁半了,不过没有甚么口语能力,也不能自己穿脱衣服或是使用卫生间。但是王老师不担心,因为她知道我们每一位家长和老师,都要给孩子们充分信心、关心、与爱心。她想,阿正一定是一个很棒的小朋友。王老师已经迫不及待要认识阿正了!

  哭闹不休的阿正

  阿正的妈妈说,阿正之前上过学的,不过阿正不喜欢那个学校。他刚开始是一见老师就要哭。后来是一到学校门头就哭。接下来一到大楼的大门口就哭。哭得昏天黑地,无法抑制。妈妈想着,这不是办法,还是转学吧! 王老师不担心,适应环境总是不容易,不仅是对特殊孩子如此,对每个人都是如此。当孩子慢慢熟悉环境、熟悉老师与同学之后,情绪就能舒缓了。如果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孩子还是这样哭,那么应该是正向关系没有建立起来吧! 王老师已经准备好的九个小策略,打算着上学前几天,要先跟阿正做好朋友!

  1. 快来快来,这里好好玩

  阿正来了! 阿正哭着来了。王老师不焦虑,因为很多小朋友初来乍到的头一堂课,都会有些闹情绪的。有些孩子的不适应反而会让他们四处探索,查看这个新环境,努力熟悉这里的新事物。有些孩子的不适应,是闹着不肯进课堂。有些孩子则是一直找妈妈、一直嚷着要回家。也有些孩子会哭。王老师已经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玩具、游戏,等着跟阿正一起玩!

  王老师之前没有见过阿正,不知道他喜欢甚么。但是王老师知道阿正的年纪,也知道同年纪的很多小朋友平日会玩的玩具,因此准备了各种会发出声响的汽车,有可操作的翻翻乐、拼板,也有泡泡、气球,也有能播放音乐、会唱歌、会跳舞的玩偶,有积木,有可以摆弄的公仔。

  王老师看着满屋子的玩具想着,可能还是不够的。每个小朋友都是独一无二,都有他们特别偏爱的那几样小东西。因此王老师在前一天特地联系了阿正的妈妈,请她带一些阿正平常会把玩的玩具,和喜欢吃的几样小零食过来。丰富有趣的环境,是王老师吸引阿正专注的第一步。

  2. 你想玩甚么?

  阿正来了! 王老师上前迎接阿正和妈妈,把阿正带到教室里。她并不打算要求阿正做甚么。阿正想坐想站,想玩甚么,想摸甚么,想探索甚么,都由着他。王老师都想好了! 她先等一等,观察一下,到底阿正会对甚么感兴趣呢? 到底阿正对于这个新课堂对于王老师会有甚么反应呢? 他会说甚么? 他会做甚么? 这些小细节都会帮助王老师更认识阿正。王老师好期待!

  妈妈从兜里掏出一台黄色的小汽车递给他。妈妈解释,这是阿正最喜欢的玩具。果然,拿到小汽车的阿正,马上就不哭了。但是王老师也很快地发现,黄色小车可能是阿正唯一喜欢的东西。拿到玩具的阿正默默地离开妈妈,忽略满脸笑容的王老师,忽略满屋子形形色色的玩具,自己一个人跑到教室的角落里推起小汽车。

  王老师一边观察着阿正与他的小黄车,一边想着,阿正能够自己玩,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很棒的事情! 但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不能总是一个人待在他的世界里不出来。王老师想帮助阿正建立与他人的交流互动,学习到如何去学习的技能。

  3. 你玩我也玩

  阿正继续推着他的小黄车,这一个画面,就像是持续了天长地久。但是王老师不会让他就这样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跟外在的世界接触。王老师要跟他做朋友,要带他去探索这个充满新奇未知的美好世界。

  王老师从教室的玩具框里拿了一台小汽车,缓缓地移到了阿正的身边。她并没有碰触到阿正,合适的距离让阿正安心,没有跑开。王老师看着阿正,小黄车往前滑动,王老师的小车也往前滑动。小黄车停下来,王老师的小车也停下来。小黄车开到柜子上,王老师的小车也开到柜子上。

  这么一个看似很被动的行为,其实是王老师的精心设计。王老师不干涉、不打扰,就是待在阿正的身边,让阿正慢慢地习惯身边这位老师。其实王老师也早准备好了,如果她靠近时阿正表示出惊恐或是往后退,王老师也会保持距离,不逼迫阿正。她的目标是跟阿正建立正向关系,让阿正喜欢自己。同时透过这样的模仿方式,王老师希望能引起阿正的疑惑与好奇。只要阿正往王老师看了看,那么王老师就可以跟阿正建立起联系了!

  4. 你在玩小汽车

  阿正继续推着他的小黄车,完全不去理会王老师不间断地模仿。王老师并不灰心。模仿只是一个动作,当孩子不去关注他人的行动甚至存在时,还得加点额外的刺激。她一边继续模仿着阿正的动作,一边开始说话,”小汽车嘟嘟嘟嘟,哇,他上坡了,开开开,开到柜子上,快快快,小汽车来了,嘟嘟嘟嘟!”

  王老师不仅给旁白,她也会停下来问阿正,”小汽车要上哪去呢? 要到桌子上吗?” 王老师描述着阿正与小汽车的互动,既是要引起孩子的注意,也是要让自己的声音与游戏相结合,让阿正慢慢地熟悉王老师在身边、会跟他说话、会跟他互动,而这些交流都是安全的、快乐的! 当这样的配对关系建立起来,以后的教学就会顺利开心了!

  阿正继续推着他的小黄车,就彷佛王老师不存在一般。王老师想了想,开始唱起儿歌来,”小汽车滴滴叫,载着乘客向前跑,钻山洞过大桥,转个弯弯到站了!” 王老师反复地唱了几回,让孩子熟悉一下这首儿歌。然后在歌唱中,她突然停下来,”钻山洞过…”习惯了王老师歌声的阿正愣了一下,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然后又开始推动小汽车。王老师开心极了! 他注意到了! 阿正注意到环境的变化了! 阿正发现王老师的声音,也发现她的歌声会停顿下来了! 这是跟阿正建立关系的第一道曙光!

  5. 这个真的好好玩

  阿正的世界里,有小黄车,还有王老师美丽的歌声。那么是不是也可以把声音与王老师本人、甚至是除了小黄车之外的玩具都结合起来呢? 如果孩子的兴趣窄,可能没有玩过很多不同的玩具。我们对于不曾尝试过的事物,都会抱持着怀疑的态度,等闲不会轻易去尝试。如果要拓展偏好,那么总得要有一个”这个好玩”的凭证才行。

  王老师到玩具架上搜寻一番。她想要找一个合适的玩具开始这样的试探。刚才的观察让王老师学习到很多阿正的偏好。阿正喜欢车,可能也特别喜欢黄颜色。他对于小车的操作相对比较具象也比较单一。他不排斥物品的声响或人声,但对于频率比较高的音乐或光线,会表现出退缩。因此相对简单的操作型玩具,会更合适用来建立连接。

  王老师很快就挑中一组轨道小汽车的组装游戏。这套玩具符合了阿正对于小汽车的偏爱,也没有过多的操作或变化,会对阿正造成干扰。王老师又特意挑了几台样式不一的黄色交通工具。然后王老师就化身直播带货的玩具达人。

  “快来看我的小黄车! 爬爬爬,往上爬,刷~~~ 滑下去了! 耶! 再来一次喔! 你看,我的小黄车! 爬爬爬,往上爬,刷~~~滑下去了!这好好玩啊!” 王老师一边兴高采烈地玩着轨道小汽车,一边偷偷看着阿正。持续的观察是跟阿正建立正向关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王老师的目标从来不是自己玩,而是吸引阿正,建立两人的共同关注。看到了! 阿正往这里看了! 王老师好开心!! 他注意到了!

  阿正慢慢靠近轨道小汽车。确认过阿正的眼神,王老师开始一点一点把轨道与放汽车的玩具箱子往外移动。一次一点点就好,王老师把阿正的游戏空间从角落,慢慢拓展到了教室的中央。阿正摸着自己的小黄车,眼睛盯着轨道看。王老师把自己的小黄车递过去,”你也来试试!” 阿正没理会王老师手里的车子,拿了自己的小黄车,就要往轨道放。王老师高兴坏了! 太棒了,她想,这回换阿正模仿王老师的动作! 这就是学习的开始!

  6. 好奇怪喔!

  阿正开始和王老师互动了! 这不是甚么复杂或是高频的互动,更不是奇迹般地能够玩起高难度的假想游戏,纯粹就是你推一下,我拉一下,我给你扶着轨道,你的车往下滑,间或夹杂着王老师持续的旁白、询问、邀请、与歌唱。阿正跟王老师的身体距离越来越靠近,也越来越能忍受王老师碰触到他的手和肩膀。

  该是时候再引进新的尝试了! 王老师暗暗盘算。这样一上一下地玩轨道小汽车,突然间,小汽车卡住了,堵在路口,没办法滑到轨道下方。王老师假装很惊讶地说,”啊,怎么回事? 卡住了!” 阿正拨弄着车子,但是他的手部精细活动并不算太好,加上王老师很有技巧地堵住了通道,小汽车还是下不去。阿正也很惊讶。除了惊讶,他也开始有一点点的不高兴或不耐烦。这事情怎么能不照我的意思、我的节奏走呢?

  疑惑的、焦虑的、意外的、生气的情绪,并不总是负面的。在很多时候,它反而能够帮助孩子去提要求、去做探索。王老师提示阿正,”卡住了,说,老师帮帮我!” 阿正没说话,就瞟了一眼老师。王老师给予一个鼓励的点头,微笑地说,”老师来帮忙了!” 她的手指一拨,小汽车顺利地滑到轨道底端。两个人都开心地一声喝采! 这个共同关注引发了更多层次的互动。也为以后提要求的项目练习奠定基础。

  7. 你帮帮老师

  轨道小汽车游戏继续进行。阿正的操作还是显得很单调刻板。但是王老师一点也不累,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孩子会不断重复同样的操作,但是在这些重复中,王老师可以加入一些有计划的中断与其他功能性的指令。

  在一次小汽车滑落的过程中,王老师让小黄车滚到远远的地方去了。她惊讶地指着小黄车说,”哎呀,车车跑掉了! 你快去帮忙捡回来!” 阿正顺着王老师的手指看过去,然后起身过去,把小黄车拿了起来。王老师满脸期待地看着阿正摆弄着小黄车,并没有要把车子递给王老师的模样。王老师伸出手,再给了一个口语提示,”轮到我啰! 把车车给老师吧!”阿正把小黄车交到王老师手上,紧接就是王老师的夸奖,”谢谢你! 你帮老师把小车车捡回来了! 我们可以再来滑一下! 准备! 刷~~~”

  这次的小试探,让王老师开心得不得了。她知道阿正的游戏是可以被短暂打断,阿正能不能听得懂指令还不很清楚,但阿正可以依从手势辅助 (手指或伸手)进行配合。同时阿正也可以短暂脱离他喜欢的小黄车。这点让王老师特别上心。虽然我们总是采用孩子喜欢的物品作为强化物,但如果孩子片刻离不开这个物品,根本不会有机会操作任何项目,它就没有办法作为一个强化物使用。这些关键能力,让王老师对日后的课程项目设置有了更好的想法。

  8. 看到我了吗?

  随着跟王老师的互动越来越频繁,也越多越多变,王老师注意到了,阿正看王老师的时间与频率并不多。大多数的时间,阿正的眼光都停留在小汽车、轨道、甚至王老师的手上。虽然目光注视是孤独症小朋友典型的特征,但是王老师还是可以透过游戏去引导他的眼神。

  在阿正看向物品的时候,王老师会俯下身去找寻阿正的眼神。不用靠阿正一个人的努力去达到目光注视,王老师也会配合着阿正,在跟阿正有互动或是对话的时候,主动去碰触阿正的目光。

  王老师也发现阿正能够定睛看向他感兴趣的物品,眼光不飘忽,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技能。而且阿正也能追随着他喜欢的物品变换眼神。当小汽车从左到右,他的关注也会从左到右。这个技能很能够被善用起来! 王老师拿起阿正喜欢的小汽车,在左右上下推移中,把小车移到自己的眼前。果然! 阿正的眼光也跟着一起转到老师的面前,然后老师再开始跟阿正的对话。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这就是开启与人目光接触的起点。

  9. 怎么不见了?

  阿正专注地玩着轨道小汽车,他甚至也可以开始去摆弄王老师特别挑出来的黄色交通工具。趁着阿正没注意的时候,王老师偷偷把阿正带来的小黄车放到了架子的高层。她继续装作没事一般和阿正玩着。

  他们开开心心地玩了好多玩具,从轨道小汽车,转移到了红绿灯,又转移到了滚珠积木,王老师还很机智地让阿正试了试交通工具拼板。阿正不太喜欢,但是也不太抗拒。大量的赞美、给孩子很多空间时间机会用他自己的方式玩耍,王老师成功地赢得了阿正的心。那个哭哭啼啼的阿正,很快就消失了。

  回家时间到了。阿正的妈妈在门口了。王老师做好两手预备。最好阿正就忘了他的小黄车。让他热衷学习到了一个乐不思蜀的境界,这是做老师最大的骄傲。但是转身的同时,阿正突然想到他的小黄车。小黄车不见了! 小黄车不见了! 阿正焦急地四处看。他发现了架子上的小黄车。可是怎么拿得到呢?

  王老师稍微等一等。她刚刚教过阿正,自己做不到的时候可以找老师帮忙。当然她也没有期待阿正那么快就学会了,但是她要给阿正机会自己尝试看看。阿正试着勾架子,但还是拿不到。在王老师准备上手帮忙之前,阿正转过头来,走向王老师,拉拉她的衣角,仰头看了她一眼!

  王老师再也顾不得眼角会出现的笑纹,她笑容满面地说,”老师来帮忙了! 帮阿正把车车拿下来!”

  虽然两个人的”友谊”还不算已经成功建立起来,这个正向关系还是略显薄弱,还是需要王老师持续努力经营,但从这天起,王老师就是阿正的”朋友”了,可以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上一篇:孤独症儿童面临多重困境 下一篇:自闭症孩子的干预方法选择及其难处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