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合度中找到自由

2022-03-02 17:21:05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284

  作者: 林凡裕 Ph.D., BCBA-D, IBA

  乐乐,四岁半的小男孩。取这样的化名,代表着我对他衷心的祝愿,希望他总是能这样平安快乐。但是他刚入园的时候,却怎么也不能跟乐乐这个名字挂上号。从家人老师的眼中看来,这是一个近乎”恐怖”的小朋友。他有频繁的抓人、咬人、吼叫的问题行为。每次他发作起来,身边的人就着急地闪躲。姥姥总会喊着,”你怎么生气了啊? 哎呀,你别抓姥姥了!”。即使是片刻的平静,也并没有让爱他的人感觉得安心。大家绷紧了神经,时时刻刻焦虑,深怕下一分钟他又突然大爆发。就在这样恐惧、逃避、与无止尽的焦虑中相处着,原本该是带来亲昵与喜乐的亲子关系,却越来越偏离那理所当然的幸福。

  以人为本位的干预

  在《柳叶刀》杂志最新发表的“关于自闭症未来照护和临床研究”中,特别呼吁学界与实务界发展阶梯式、个别化、跨诊断的策略,才能因应识别、评估、和诊疗上的发展与多维度的需求。虽然我们还不能提出这样一套完整的体系,但是作为自闭症康复干预的从业人员,我们可以借镜这样的精神,深刻体会到这样的现状对于孩子与家庭的影响。我们的干预目标必须围绕着对于服务对象有意义行为。当该行为严重影响到家庭的生活质量,便是我们有需要提出解决方法的时刻。这套解决方式,不仅需要引导我们达到目标,还需要符合行为科学与学习理论,并且使用实证有效的干预策略,制定并执行对于服务对象有益的干预计划。

  而任何干预计划,从开始到结尾,都少不了至少三个阶段循环步骤: (1)评估、(2)设计、与(3) 执行。

  针对正向行为的评估

  乍看之下,每一个人都注意到了乐乐具有攻击性的问题行为,迫切地需要被减少,甚至完全消除。但是减少问题行为,真的就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吗?

  从全人教育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只看到问题行为,那就过于狭隘了。事实上,孩子的问题行为往往出自于正向技能的缺失。因为没办法(或是不知道可以)做正确的反应,所以用问题行为来解决他的需求。就像一个小婴儿,在他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也不会用手势或其他表达方式告诉爸爸妈妈TA的需求时,哭,就是唯一解决的途径。饿了要哭、生病了要哭、尿布湿了要哭、想爸妈了要哭、无聊了也要哭。一个小哭包是怎么样慢慢地不哭了? 当孩子慢慢学会了沟通的途径,就可以用不同的、更加细腻的方式表达TA的需求。哭,这么一个花力气,而且别人还无法很好理解的行为,也就可以慢慢地废弃不用了。所以,我们发现,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不是去减少它,而是去提升其他相关的、有功能性的、正向的行为。

  我们从访谈与观察中,很快就知道乐乐是一个还没有发展出功能性口语能力的孩子。这也很好地解释了我们作为外在环境,无法第一时间、很顺畅地理解乐乐的需求。在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下,攻击行为可以是乐乐的出口。而学习的历史也证明了,这样的行为能够最快速地取得我们的注意力。在反复猜测的过程中,乐乐就能够得到他需要的状态了。

  乐乐喜欢吃饼干,而且喜欢一整块饼干完完整整放在他的面前,如果饼干被掰开了,他会吼叫抓人。乐乐不喜欢做困难的任务,被要求时,往往会直接倒在地上旋转哭吼。当我们猜测着乐乐的意图,必然会出现一些停顿时间,乐乐会冲上来抓咬。当被告知”不行”、”不可以”、”现在没有”、”等一等”的时候,乐乐也会暴跳如雷。

  从评估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乐乐两个很重要的干预方向。

  1. 乐乐需要合适的提要求行为。当他想要的状态与环境提供的选项不符合时,他需要一个合理的方式去沟通他的意图。当我们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我们就能够改变环境刺激,更好地回应他的需求。

  2. 乐乐需要合适的行为,去接受被拒绝。当外在环境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除了要求改变,乐乐也需要学习去接受,或者至少暂时接受这样的不如意。我们有时也会说这是情绪稳定,但实则这仍旧是一个可以学习得来的外显行为。被拒绝,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面对现实,合理接纳。

  从评估得来的这两个方向,深刻影响我们后续的干预计划。

  选择并辅助合理的替代行为

  我们虽然订了两个目标方向,但是这两个方向也有先后顺序。先能提要求,再来接受提出的要求不被满足。

  提要求 乐乐得要能先提要求,知道他提要求的行为,可以改变外在环境,能有之前的攻击行为一样的效果,但是更好用、更快速、更简单。要能合理建立这样的后效关联,提高提要求的行为,我们得做到至少三个要素

  1. 创造提要求的机会

  2. 辅助他提合适的要求

  3. 满足要求,强化提要求的行为

  没有真正佛系,无欲无求的孩子。貌似没有要求的孩子,可能只是因为外在环境把TA照顾得太好,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没有提要求的需要。但是如果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习提要求,就得要有机会练习提要求。这点对于乐乐的老师来说,并不困难,因为他有太多想要的(提要求要)、不想要的(提要求不)东西和活动,正是提要求的好时点。但是我们得要把之前”随机”出现的这些提要求”危机”,转化成老师能够掌控的”转机”。我们得想好了,当这个机会出现的时候,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在没有设计好整个流程之前,不贸然进入这样的”伪”干预中。

  提要求可以有很多形式。可以是我们最常见的口语,也可以是手势、眼神、肢体动作、图卡等等。从乐乐的能力评估中,我们得知,让他一开始就用口语提要求,是完全不现实的,毕竟他当下还没有发展出功能性的口语能力。但是评估资料也让我们发现,乐乐没有任何肌肉运动上的困难。他的肢体动作,可以很好地转化成常见的动作表达 (例如: 指、拿、摇头等)。运用他本来就会的行为,或是相对来说更省时省力好用的行为,作为替代行为,在执行上会更加事半功倍。因此我们的替代行为就选中了这几个表现型。我们辅助乐乐在合适的时点进行这几个他已经会的行为。当乐乐用合适的肢体动作提出要求时,我们满足这个要求,就能不断强化乐乐的提要求。我们传达的教学信息是: 你可以用简单手势动作,更有效率地得到你想要的。学会提要求的乐乐,就能更好地控制他的环境,建立行为与环境改变间的关联。

  被拒绝 在练习提要求的过程中,家长总会有一点担忧。”我老这样满足他好吗? 不会让他得寸进尺,提太多的要求吗?” 会,也不会。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在适合的时机改换我们的目标。太多,是一个相对词。总得有”够多”,才能有太多。因此当提要求的行为还没有被稳定执行前,换言之,提要求”频率”还不足前,我们其实不需要太过担心孩子会提太多的要求。但当数据显示孩子已经”学会”提要求时 (“学会”,意味着在相似的环境刺激下,类似的行为能持续地重复出现),我们就必须考虑到下一个目标: 被拒绝。

  很趣的是,除了很极端的案例(例如要求的活动确知会产生立即或永久性的危险),大多数孩子提出的要求,最终还是可以实践。孩子想要逃避任务,学习项目总有完成的时候。孩子想要吃饼干,终究有吃到的时候。就算是家长老师不提供,孩子也可能”自行取得”。例如我只要赖一下地板,就能暂时逃避任务。例如我可以趁妈妈没看到的时候,偷拿一块饼干。那么我们真的不需要在“是不是满足这个需求”上太过于纠结。反而应该先问,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用合理的行为,满足这样的需求。也许现在不行,但是等一下可不可以呢? 也许不能白给你,但是你先完成个简单任务可不可以呢? 这样一来,替代行为的选择,就不限于上述的”提要求”了,而会转换成”安静等待”或是”完成任务”。

  这个目标对于乐乐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这意味着他必须做到两步行为。第一步: 合适提要求。当该要求被拒绝时,他能做到第二步: 合适完成师长交代的任务(等待或者是执行其他行为),然后才能得到他想要的。这个行为链的先备技能就是稳定持续的提要求。当第一步的行为稳定出现之后,我们才能串上其他的技能,继续延伸孩子与环境互动的能力。

  确保彼此安全的干预执行

  提要求 在提要求的干预计划中,当我们呈现乐乐喜欢的饼干,抢在乐乐上手抓人的时候,老师肢体辅助乐乐指向饼干,然后迅速把饼干递给乐乐,并伴随以赞美”很棒,你有指饼干! 这是你想要的饼干,给你!” 这是教学的基本模型。这个基本型中有几个至关重要的操作点:

  1. 辅助给予,要抢在抓人行为发生前

  2. 给予有效辅助

  3. 立刻强化

  4. 伴随赞美

  一旦问题行为出现,我们就失去先机,从主动预防与教学,陷入一种”我到底要不要干预制止”的两难中。所以评估数据就非常重要,到底乐乐多快会出现这样的攻击行为? 只要能够抢在他动手前先给到有效的辅助,那么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一半了。

  然而实际操作上,老师对于这个时间点的把握,往往不是那么顺遂。特别是乐乐的手速极快,稍不注意,乐乐就已经抓住老师的手,死命地抠出一个一个的血洞。我们不仅要确保这个教学对于孩子有益,也必须保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所以刚开始干预的时候,从乐乐到老师,都拿着袖子包住自己的手。也是刚巧在冬季,大家穿得多,袖子也长,这样的保护措施便足够了。但是还是要时时提醒老师们,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被拒绝 这样的安全考量在后续的”接受被拒绝”计划中,更需要谨慎考虑。因为涉及到让乐乐等一等,才能给予他想要的物件/活动,这对乐乐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我们教学的基本型是: 当我们呈现乐乐喜欢的饼干,乐乐用手指一指饼干,老师回应,”等一等”,一边辅助他把手放好。等候一段时间后,给予他强化。同样的基本型,具体操作上,还是必须有很多讲究:

  1. 辅助同样要抢在抓人行为发生前

  2. 给予有效辅助

  3. 等候时间必须合理

  4. 立刻强化

  5. 伴随赞美

  跟”抢时间”同样的概念,等待的时间也必须依照乐乐的数据进行调整。一开始乐乐是根本等不了的。老师刚说完等一等,辅助乐乐把手放在腿上,然后就给了强化物。但是这个等待时间,会随着乐乐的表现越来越稳定,而可以越来越延长。就像是我们给与乐乐的辅助,一开始无可避免地必须是全肢体手把手辅助。但是当乐乐开始学习到等待意味着什么,要怎么样等待,我们的辅助也可以一点一点撤除了! 学习就是这样渐进式的过程!

  有了正确的行为,就要伴随着强化,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我们给乐乐的,是他提要求的物件或活动。强化物伴随着的赞美,即便一开始乐乐不能理解,也不在乎,但是我们还是要提供。乐乐不仅是在学习提要求与等待,他也在学习着赞美的意义。当强化物能够与赞美成功配对,赞美对于乐乐也会有价值,赞美也会变成乐乐的强化物!

  结语

  在乐乐离园之前,他还是没有发展出功能性的口语。但是他的配合度已经直线提升。妈妈说,她在帮乐乐洗头发的时候,乐乐的手是自由的、嘴巴也是自由的。但是他选择了不抓妈妈,不咬妈妈,也不吼叫。甚至他的表情动作都告诉妈妈,他是放松的。这让妈妈感慨万千,”这孩子好带了!”好带的孩子,让家长愉快了,让家庭精神富足了,让亲子的关系改善了。我们终极的目标就得到了实践!

  老师说,”配合带来自由”,这句结语说得特别经典。在我们与”服从”这个常见干预目标较量的过程中,总会有耳语批判我们教出了没有用心、没有用脑、一板一眼的机器人。但是事实远远不是这样。我们教会了孩子用他们自己的行为去主导他们的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就能改变环境,让环境更符合个人的需要。当孩子有这样的技能去改变环境,他才有真正的自由去选择是不是要改变这个环境。我们认为的”配合度””服从性”,带来的,是孩子能够自主选择、管理自我行为的”自由”。

上一篇:关于构建成年心智障碍者监护监督体系的建议 下一篇:浅谈孤独症谱系障碍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