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为本,随“机”应变

2022-06-10 18:02:18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100

  彭旦媛

  近日在喜马拉雅听到之前的督导老师录制的一档聊天节目“随机应变”,有一期讲到“辅助”所举的例子让人忍俊不禁,笑过之后又不由的反思起自己教育孩子以及教学时需要改进的地方,因此想和大家一起探讨。

  老师举的例子大意是,国外有一位驯兽师训练鹦鹉站滑板车。一开始鹦鹉非常害怕站上去,驯兽师把鹦鹉爱吃的米粒放在滑板车上,只要鹦鹉一只脚沾到滑板车,驯兽师就会给它更多的米粒。通过一点一点的塑造,最后鹦鹉会很快的跳上滑板车。驯兽师的做法完全是从鹦鹉的动机出发,试想,如果驯兽师强迫鹦鹉站上滑板车,鹦鹉可能早就飞走了,如果是凶猛的狮子老虎早就把人给“拍飞”了。听到这里,可能会有人嗤之以鼻,认为这是训练动物的方法,用到训练人、训练孩子身上可能不合适。那么回到现实中,如果我们在教育、训练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做到这样,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这不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吗?而且这也是当下大家比较推崇的自然发展式训练方式的第一步。

  在观察大人和孩子的互动过程中,我发现大部分家长都是习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挑一个自己认为比较有意思的玩具,然后叫孩子过来玩。结果孩子要么置若罔闻,要么就是看一眼之后就走开了。即使真的对大人手中的玩具感兴趣,也可能会在玩的时候因为没有按照大人预想的方式玩,而被制止,然后对玩具失去兴趣而离开。另外,在教孩子的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会习惯性地上手帮助孩子或者动嘴去指挥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因为对于大人而言,说话、上手是最自然、最简单的事情,而且可能大人会认为这是最快能帮助孩子做出我们想让他们做的行为的方法。而孩子相对大人来说是弱小的一方,即使不喜欢大人的帮助,不想做某件事情,他们当下也没有力量像狮子、老虎那样把人“拍飞”,或者能像鹦鹉那样“飞走”,最多只能以哭闹、打滚来拒绝或者表示不满意。这样就常常是一种结果,大人费心费力的教孩子,而孩子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或者压根就不配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以孩子为本。那么怎样是以孩子为本?怎么能让孩子能够愉快地和我们学习呢?答案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从孩子的兴趣出发,留出时间观察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喜欢怎么玩,然后再想办法把我们要教给孩子的东西嵌入进去。

  举个例子,疫情期间我在家里用识字卡片教五岁的儿子认字,告诉儿子认了字就可以自己读故事(孩子喜欢和武术、武功相关地故事),内心也希望先帮孩子打一些基础,这样上小学就能跟得上课程进度。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等他认识足够多的字并能真正自己读故事,这是一个漫长地过程,强化的效用等的太久了,因此他自己读故事在当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强化效果的,需要先借助外在的强化物去强化孩子识字的行为。后来我给孩子下载了一个悟空识字APP,整个识字的过程就像是在玩闯关游戏。里面有西游记里的各种角色,有故事情节,孩子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觉得是在学习,每天都会主动的说要玩悟空识字。我仔细地观察发现,这个APP其实ABA的原理用的非常好。举个例子,孩子选对了所学的字,就马上有孙悟空打妖怪的音效和夸奖,比如“太棒了”,“真厉害”(这在ABA里面就叫做强化)。每一个关卡结束之后,还会送上小花奖励,一定数量的小花可以兑换不同的虚拟奖品(这个是代币系统)。除此以外,还有找不同、拼图、记忆大考验、识字连连看、听声找字等等游戏,这些游戏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想要教孩子的观察配对、记忆、听指令等内容,但是因为变成了游戏的形式,所以孩子更有动机去完成。反思到这一点,我在教孩子认字的时候改变了一些策略。首先,我减少了每次要教孩子的新字卡片数量(这在ABA中叫前事策略,减少孩子学习的难度)。之前的目标是每天学10个新字,现在我只拿了6张识字卡片,每次摆放3张。在发指令让孩子指认或者选取卡片的时候,我用悟空识字APP中的声音提出问题,孩子的态度明显变好,他看我时眼睛好像有点放光,并且回应的速度也变快了。在我有一次连续说了两遍“哪个是池,池”时,孩子突然笑了,并且主动提要求让我还像刚才那样说两遍。我发现这就是孩子的动机所在,我马上愉快的满足了他的要求,就这样孩子也很开心的和我认了3组新的字。

  对于孩子而言,同样的招数,可能用到第三遍就不好使了,因为一味的重复就会失去吸引力,孩子的动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地观察,随“机”应变了。因为一期广播节目想到了这么多,内容比较杂,但都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抛砖引玉,期望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上一篇:我对孤独症的诊断有疑问怎么办? 下一篇:当来自星星的孩子长大了——成人孤独症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