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夫在线咨询问答实录

2022-09-28 17:39:05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751

  贾美香   来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本问答实录摘选北大六院主任医师贾美香大夫在由中残联开设的“抗击疫情 残疾儿童康复专家在线咨询”专栏接受孤独症儿童家长咨询,对康复有关问题提供在线解答和给出专业建议,因文字限制本文内容将家长的问题进行简化,重点展示专家答疑的内容。希望对有相关康复问题的家长以借鉴的作用。

  家长:贾大夫您好!我孩子五周岁刚过。最近,孩子刻板行为越来越多,孩子更多的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言自语、大笑,手会随着说话的情绪不停的摆动,有语言,但说的都是重复或者无意义的语言。孩子还多动,基本能静坐的时间很少。这是否说明孩子的病情加重了?我们家长要注意什么?

  贾大夫:孩子自言自语,大笑,手乱摆等行为要看在什么时候出现,是让他学习的时候?还是责备他的时候?还是不管有没有人都会出现这些行为呢? 通常孩子的其他各方面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出现较多的大人看起来是“问题”的行为。建议家长更多的关注并教孩子提升整体的能力。另外他的刻板行为是否严重的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是否影响了他人?如果不太影响,那么有一些可以选择忽视,把精力放在教授孩子其他技能上面。当孩子各方面的技能提升以后,刻板行为自然会减少。如果刻板行为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就需要干预。具体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可以多咨询负责孩子的机构老师,多动的孩子如上课坐不住,不能独立完成学习内容,而且还会影响周围小朋友的学习就需要有人陪同或对其进行干预及行为矫正。首先多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小孩子不动反而有的可能是生病或身体处于不佳的状态,但前提是要让孩子如何学会控制自己多动的能力,也就是要掌握何时可以动,何时不能动。如:与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下课的时候是要动的,但上课的时候,学习的时候是不能动的,要让孩子能分清不同时间、地点、场合,可以做的和不可以做的。这也是必须告知家长从小就要给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是通常俗称的“规矩”,如果小时候没有培养好规矩,长大了就会出现很多的行为问题,所花的时间精力也许是小时候建立规矩所花时间的几倍或更长,所以家长必须要不时地在孩子身边去提醒,去纠正,家庭成员间还必须要相互的密切配合和支持。在纠正孩子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还要做到奖惩分明,对的行为一定及时肯定,快速表扬,积极强化。错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和批评,切记不要打骂孩子。

  家长:专家您好!我小孩现在2岁十个月了,被诊断为疑似,小便可以蹲着,随地拉大便,有时会示意,现在在家里不知道怎么教他,也不知道教些什么,望专家能帮帮我。

  贾大夫:孩子不会主动去厕所小便,随地拉大便确实比较让人苦恼,很多孤独症的孩子都有这方面的困难。正常儿童接受大小便的训练平均年龄是2岁6个月。3岁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忍尿60-90分钟,并且能够感觉到膀胱的充盈,而且还有排泄的意识。孩子现在快三岁了,被诊断为疑似,说明孩子的生理发育水平并未达到3岁年龄。 知道大小便要在哪里,和自己独立排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技能。独立排便必须有能力找到厕所或者有能力表明要上厕所。此外,还能够脱裤子,擦拭,冲厕所,重新穿上裤子、洗手。当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表现,教他主动表达上厕所会比较容易成功。 首先您需要先记录孩子每天喝水的量和尿尿的频率,观察5-7天,找出他尿裤子的时间规律,大概估算出他能够憋尿的时间,比如喝200ml水后大概40分钟会尿湿裤子,或者叫到卫生间小便能够尿量较多。这样可以有意的练习上厕所小便。比如一天之中让孩子多喝一些水,然后30分钟左右的时候就叫他,和他说“尿尿”(观察孩子是否能够跟随家长表达“尿尿”),然后领他去卫生间,如果他能够尿出来,则表扬他。一天重复多次,连续三到五天。如果较为成功,则可以慢慢延长孩子上厕所的间隔时间。如果孩子把大小便排在身上,不要流露出任何情绪,也不要沮丧。可以告诉他“去厕所尿尿/大便”。此外,如果开始按时大小便的训练,就不要让孩子带尿不湿,除非是晚上和午睡的时候。这样孩子就不会混乱和矛盾。 同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尿尿前的一些行为或动作。通常孩子尿尿或要大便之前都会表现出跺脚、用手捂等一些动作,如果观察到孩子这些行为表现,家长一定及时示范说出“尿尿”或“大便”,如果孩子能够跟着家长说出来“尿尿”或“大便”,则要马上表扬他,然后领他去卫生间。当孩子能够做到在卫生间大小便后,则要马上给予奖励。

  家长:我家宝宝不爱理人,只对音乐感兴趣,喜欢唱歌。对什么玩具都没兴趣,手上总要抓些什么纸张,吃过东西的垃圾袋。

  贾大夫:不知道您家孩子几岁?是否会为了听到音乐而努力的做事情?如果可以,那么孩子对音乐感兴趣不是坏事,家长想让孩子对其他玩具感兴趣,对人感兴趣,那么可以用音乐和其他玩具,和人进行配对。以玩玩具为例,先找一个孩子不那么排斥的玩具,家长可以示范怎么玩(玩的时候可以表现得夸张一点,显得特别好玩)只要孩子摸了这个玩具,马上播放几秒孩子喜欢的音乐,重复几次下来,孩子可能会慢慢喜欢上这个玩具,当孩子能够自己模仿大人正确的玩玩具的时候,可以给予很大的、具体的表扬,并且播放较长时间的音乐给孩子听。用这种方式逐渐增加孩子玩玩具的数量和时间。要注意的是孩子喜欢的音乐不能让孩子自己就能得到或者打开。必须只能大人帮他才行。这样就能管理音乐这个强化物。管理好了,孩子才会主动的寻求大人的关注,请求大人的帮助,听大人的指令。至于手上喜欢拿东西,这可能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可以逐渐使用别人能够接受的,看起来不奇怪的物品逐渐取代。

  家长:贾主任您好!孩子三岁半,孤独症。如何把仿说语言变成主动语言。

  贾大夫:想想我们什么时候会主动的去说话?那肯定是我们有需求、有动机的时候就会说话。对于孩子而言也是一样。就是我们说的提要求。为什么要先教提要求?因为提要求是我们每个人首先学会的一项语言技能。学会了之后,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就是获益最大的技能。因为只要我们说了,我们就能得到想要的那个东西。所以在孩子有动机的时候,家长可以等一等看看他会不会说出来,如果等了3-5秒没有反应,那么可以示范出来,让孩子模仿。当然示范是一种辅助,要逐渐撤掉这样的示范。等孩子自己独立说出来,这就成为了他的主动语言。生活中就需要家长多给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少帮孩子做事情,多给孩子制造“麻烦”。东西放高一点,盖子拧紧一点,喝酸奶不给吸管,吃饭不给勺子。孩子自然就有要东西的动机,主动开口的机会就多了。

  家长:我家孩子九岁,不会说话,大小便都知道,发烧后退化不会自己小便,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又会小便了,经过长期康复训练有没有希望会说话啊

  贾大夫:孩子发烧后,有些已经获得的能力出现了退化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发烧时体温最高达多少和持续的时间?孩子有无意识的丧失?是否伴有抽搐的情况?发烧过后是否有智力的损伤? 必要时要做脑核磁的检查。您的孩子九岁了还没有语言,建议就不要再刻意的去训练语言了,因为这样语言出来的可能性确实是很慢的,你应尽可能的多带他做一些互动性的游戏或者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啊,如吃饭的时候帮你去拿一些物品,以及扫地,擦桌子等等。孤独症和发育落后是两回事儿,不能混在一起,他们最大的区别是,孤独症孩子存在明显的交流障碍,发育落后的孩子没有明显的交流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的孩子,往往是存在明显的智力发育的问题,但有些孩子也可以同时有孤独症又有智力发育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常见的,孩子发烧以后能力有些退化,可能跟他本身的智力有一定的关系。

  家长:孩子4岁10个月,孤独症,一直在机构做康复,记性很差学习进度慢,感觉孩子没有学习的兴趣,可有可无的样子。我想请问一下专家如何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

  贾大夫:您家的孩子主要的问题在于学习动机薄弱,老师和您没有找到孩子的强化物。想想我们小时候为什么要学习?是想得到大人的表扬?同伴羡慕佩服的眼光?还是学会了以后自己非常的开心有成就感?不管是哪一样,有动机才会有学习的兴趣。对于孤独症孩子也是一样的。因此首先要做的是找到孩子可能喜欢的东西,吃的,玩的,喜欢的地方,喜欢的游戏方式,父母的拥抱触摸。实在找不到的话,可以观察孩子有没有什么自我刺激的行为,从这些地方入手,再慢慢拓展新的强化物。只有强有力的强化物才会提升孩子学习的兴趣。举个例子,有的孩子喜欢蹦跳或者跑来跑去,那么可以让他玩有类似功能的蹦床,大龙球,这些既能替代他无目的的跑跳,又能锻炼身体,旁人看起来也是比较正常的玩乐方式。再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玩滑梯,那么除了滑梯是否还可以拓展成用珠子滑下水管?形式是相似的,但是帮助孩子拓展了新的玩法。

  家长:我家的男孩3岁半,叫他名字通常不回应,像没听到一样,但说吃他爱吃的食物或感兴趣的事会回应会跑过来。要不要去检查听力?玩电子产品玩具,他会按住一个键,一个声音一直重复的响,看手机视频听歌他会不停的上滑,前奏响起就滑下首,很少一个视频从头到尾,我也刻意的干预,但改变的不多,望贾医生给予我帮助,谢谢!

  贾大夫:您的孩子已经三岁半了,叫名字还不回应,就说明他对您叫他的名字和您还没有产生互动,您要从最基本和他沟通训练开始,找到适合他的沟通的方式和内容,因为他的能力不足,训练的内容一定不要复杂化,越简单越好,一定是孩子所能理解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围绕生活的内容,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为生活事件通常是孩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孩子更容易理解。例如:有一部分孩子叫名字很少有反应,他不是听力有问题,也不是没听见,但他就是不看您,如果您在叫名字的同时还有后边的内容,如:宝宝过来,妈妈给您糖吃,因为”糖”是他感兴趣和爱吃的东西,他通常一定会反映,也会快速的过来,他的目的是吃糖,您的目的是让他看您,您给他吃糖之前一定要多提一个简单的要求:“看妈妈”,只有他看您了和您的目光对上了,您就要快速的把糖给他,并且说,“宝宝真棒能看妈妈了”,这个过程可以往返多次,孩子的目的明确“是吃糖”,您的目的也明确是“看妈妈”,这里的主动权在家长手上,只要每一次说吃糖的时候孩子一定先看您,和您的眼光产生了对视,这样他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慢慢多次的训练,让孩子知道只要想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必须要先完成妈妈的要求,这就是最初期的也是最重要的“沟通”,糖作为您跟孩子沟通的媒介,也是在ABA训练中通常说的“强化物”,当然如何选择强化物还有很多的技巧,就不再一一赘述。有可能也可以带他去耳鼻喉科测查一下有无听力的损伤,您的孩子看来能力是比较弱的,还不会独立去玩玩具,首先要有大人的陪伴,要有跟他互动的内容,从简单的玩法慢慢开始,教会他如何玩一个喜欢的玩具,尽可能的少让孩子去玩电子产品,如果一旦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了兴趣,对人的兴趣就会减少。当一个玩具我们拿到手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能力和水平,从简单的单一的玩法开始,慢慢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变换更多花样的玩法,让孩子们在玩儿中找到乐趣,这样他会慢慢融入您所涉及的内容,逐渐能够与您产生互动,慢慢理解您的语言和您发出的指令,能够和您有所配合,随着能力的提升,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切记不要着急,当教不会孩子的时候,一定不要认为是孩子的问题,要停下来先反思自己,也许您设计的内容难度大,孩子不理解,您要尽快调整所教内容,降低难度,适合孩子是最好的。

  家长:我家孩子3岁3个月,叫他名字很少答应,注意力不集中,说话4.5个字,不会说太长句子,会简单沟通,理解能力一般,认知也不太好,有时会动不动发脾气哄一哄会好,在医疗机构康复3个月见点成效不显著,孩子至今不会提问,请问您我该怎么办?

  贾大夫:您家这个宝宝宝三岁多了,现在您叫它名字反应很少,您可能要先训练他对您的这个声音的反应,要尽快跟他建立起简单的沟通,这要依据孩子的年龄,孩子症状的程度,及语言的表达能力,来决定与孩子如何沟通的技巧和内容。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讲,沟通的方式和内容还是要更多围绕生活的内容,采取多样的游戏方式,找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为生活事件通常是孩子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孩子更容易理解。三岁的孩子,一般的注意力可能最长不超过一刻钟的时间,所以您也不用太着急,关于注意力的提升,只要有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他,他可能就会跟着您去学习关于认知理解的内容,随着孩子能力的提升,您才会看到孩子的进步。另外您在机构里只训练了三个月的时间,确实比较短,只能看到孩子有些进步。还有您的孩子只有4-5个字的语言,这个语言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您想让他学会主动提问题,如果他的主动语言还很少,这样困难就会很大。首先他要学会主动提要求,在此基础上您才能去教会他表达自己喜欢与不喜欢或要还是不要的东西等,如果这些能力还不具备,那他很难做到会提问题。首先孩子进入到机构里边,是要进行短暂的观察,紧接着就要做详细的评估,然后会给孩子制定他的IEP个别化的训练计划,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有目的的去训练孩子。上课课程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一样,而是依据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程度和需要来决定他所学习的内容。

  家长:我家小孩4岁女孩,诊断孤独症谱系障碍,想请教专家几个问题,她经常到外面疯跑,坐不住。还有她有自残行为,有时她不小心磕着头了就连着磕几下,有时是惩罚她站墙她就往后磕几下,这几天不能离开我,干什么去都得领着手,不能松手,松手就去磕,怎么能帮助她不磕头,她需要领着手是心里问题吗?还有就是她喜欢在床上跳,我看感统课有那跳床,但是我又怕是刻板行为,要阻止她吗?

  贾大夫:1. 首先来回答您第一个问题。在外面疯跑,坐不住。不知道您是否带孩子去专科医院做专门的检查,看她是不是有多动的症状。如果是非常严重的,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看是否需要药物控制。 2. 第二个是自残行为,您讲到有时孩子会连着磕头,有的时候是惩罚她站墙,她就往后磕头。每一种行为,她都是具有不同的功能的。那比如说您惩罚她站墙,她往后磕头明显的是她想要逃离当下被罚站墙。想要减少她这种情况下的磕头行为,那么是不是可以减少罚她站在墙那儿,用其他比较温柔的方式,比如说剥夺她一个去哪里玩儿的权利,或者她爱吃的食物?如果是自己不小心磕到了头,不管大人在与否,是否说她,她还连着磕几下,那初步可以判断属于一种自我刺激。可以在她头上戴一个软的帽子,这样她磕到了以后,可能就没有连续磕墙得到的那种刺激,慢慢可能就会减少磕头的行为。如果磕头是为了引起家长对她的关注,那完全可以教她另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比如说让“妈妈陪陪我”。 3.关于喜欢在床上跳这个行为。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问题行为。她喜欢跳,那就跳啊,不影响自己也不影响大人就没关系,不是所有的行为都是刻板行为。有的时候她做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是她有这方面的感觉需要,如果通通都不让做,她可能会出现很多其他的问题行为。

  家长:我家孩子4岁多了,孤独症,现在还不能说话,想向您请教些康复的方法。

  贾大夫:孩子4岁多还不会说话,首先需要判断孩子是否有器质性的疾病,如果检查都正常,再考虑其他方面的原因。孩子不能说话不是因为是孤独症才不能说话。不会说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构音障碍,即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还有的孩子被家人照顾的太好,长期的不使用语言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导致语言功能逐渐退化。从问题的描述来看,对孩子的信息了解的不够,只能给出一般性的建议。 通常会建议没有语言的孩子去寻求专业的语言治疗师的帮助,通过口腔功能检查等专业的评估,去了解孩子的口腔功能如何(包括舌部力量及运动的协调性,唇部的力量及运动的协调性,下颌稳定性及其运动的协调性等等)制订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例如,身体姿势训练,呼吸训练,发音训练等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语言塑造的方法帮助孩子。首先需要训练孩子的模仿能力。从粗大动作开始,到精细动作的模仿,逐渐再到口部动作的模仿,如果孩子有良好的模仿能力,那么可以从口部模仿直接开始。选择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例如饼干。当孩子想要饼干时,家长马上示范说出“饼干”两字。一开始只要孩子发出声音,就马上表扬他并给他一点饼干。当孩子每次都能发音以后,再逐渐提高一点标准,需要发出类似“饼”的音(例如孩子能说“b”的音)就表扬并给一些饼干。逐渐提高标准,直到孩子能够自己独立的说出“饼干”,就是达到了标准。这里举的例子是饼干,建议家长选择孩子最容易发出的音开始教,而且是孩子非常想要的那个东西(不局限在食物,也可以是玩具,游戏等等)。

  家长:宝宝到现在都不开囗说话,其它都没问题,有需求都用哭来表达,医生检查是孤独症,现在这疫情又不能去康复中心,我想问问专家,在家里可以怎样来引导他?

  贾大夫:首先,我们需要孩子练习基本的技能,比如:安坐能力,配合意识,听从简单的指令等等。从问题的描述来看,孩子这些能力并不是特别好,有要求只会用哭来表达,可以说基础并没有打牢。因此建议从这些基础的技能练起,再去教语言的内容。 老师或者家长在教孩子之前,需要先建立良好的关系,怎么建立?就是给与孩子想要的食物,玩具,或在他需要的时候帮助他,当孩子愿意主动靠近成人的时候,再发出一些简单的,不像任务的指令,比如,“过来”,随即给孩子喜欢的物品,比如“坐下”,随后玩坐着玩的身体游戏等等。这样做好了,孩子就不会出现用哭来表达要求。此时,实际上已经在开始练习基础的技能了。孩子坐不住,那么一开始能坐下就表扬并强化他,慢慢坐3秒,5秒,1分钟,3分钟,5分钟……再强化。实际上,孩子的各项技能起来了以后,他能安坐的能力自然也就长了。在教语言方面,因为孩子比较小,先要了解孩子的口腔功能如何?有无发音器官的异常,还要知道孩子吃东西的情况,是以软食和硬食哪个为主?主要是来观察孩子口腔中的咀嚼功能。通常一岁多的孩子,家长往往给吃的食物都以软食易消化的为主,当他已经有了牙齿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予不同的食物,一岁8个月的孩子已经可以吃一些烙饼啊,烤膜呀,牛肉干啊等等这些比较硬的食物。如果孩子吃饭只吃软的东西,很多的食物没有经过充分的口腔咀嚼就咽到肚子里,这样也会影响孩子的发音,再有就是我们要了解孩子的气力,比方说虽然哭声很大,但是不会用力来发音,也要提高孩子的运动功能,接下来就是我们在教语言的过程中,是要从最最简单的开始做起,也就是发音训练。要先从提要求教起。也就是在孩子想要一个东西时叫他发音,当然先要教单音,让他发出这个音节,比如孩子喜欢跑,那家长可以示范说出“跑”,等孩子说了“跑”,就可以允许他跑一跑,或者和孩子一起跑。除了教孩子发音,同时还要记录孩子那个音发的好又快,可以逐渐依据孩子能力的不断提高,还可以同时教孩子提要求,如“不”,“给”,“拿”或对人的命名,如:“爸”,“妈”以后可转向叠音和单词再到短句。当孩子能够大量的提要求时,能够命名很多的物品时,他的理解能力自然会上来,才有可能慢慢发展出更多的语言。

  家长:孩子4岁多,脑积水术后,不会说活,听不懂指令,最近偶尔有自已打自已的毛病,想请教您如何进行干预?

  贾大夫:不知道您孩子几岁做的手术?术后是否及时给孩子进行过训练?现在看来他的能力还是比较弱,程度也比较重,我不知道对智力的损害有多少?您是否给他在医院里做过比较规范的智力检查?结果如何?就目前孩子的能力看,还不会说话也听不懂指令,有时还有一些行为的问题,如果从来都没有训练过,建议您最好能到相对专业的机构里面去进行干预和训练。因为您自己的能力可能是有限的,您还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带他,所以这是最麻烦的问题,不建议您完全在家里面训练,可能需要专业的医生或康复师来帮助您制定他的训练计划,在这之中您也要学会一些基本的训练方法,因为光靠机构的训练时间是有限的,强度可能也达不到。目前的特殊时期,您要在家里头进行简单的干预和训练,也就是一定要先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内容开始,比方说:叫名字有反应,这个孩子懂不懂?您说要给他吃东西,他懂不懂?如果连这个都不懂,可能您就要坐在他的对面,和他面对面,经常呼唤他的名字,给他一样他喜欢的东西,不时从他手上拿过来他喜欢的东西,以引起他对您的注意,想要拿回他喜欢的物品,要让他对您产生兴趣,逐渐对家里的其他人也产生兴趣等等。

  家长:小孩的情绪差,性子急,有刻板语言,和家人交流可以,与外人交流差,请问有什么可以改善?

  贾大夫:您所说的跟家里人的交流可以,是他主动和家里人交流多?还是家里人主动跟他交流的多?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他跟外边的人交流差,是跟孩子交流差?还是跟大人交流差?具体如何表现的?因为您没有具体描述,所以只能给您一些参考意见,建议您要多带他跟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可以有目的的约一个您左邻右舍熟悉的孩子,每天都到您家里和您孩子一起玩儿,也就是您要借助别人的孩子来与您的孩子产生互动,同时您也要参与进去,您的参与就如同一个桥梁的作用,搭住两个孩子,让他两人产生互动,在这之前您要把他俩玩的内容、地点设计和选择好,最好选择他俩都喜欢的玩具,如骑车比赛,拍打气球,看谁速度快,拍打的数量多,谁就赢了,就可以得到自己喜欢的强化物,随着他俩互动次数、频率的增加,您孩子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增强了,您才可以慢慢的淡出,再去观察他们俩个人交流的一些技巧和方法是否在逐步的提高,这时候可以再加入一个小朋友,您还是照样参与进去,先设计好他们要玩的内容,在您的引导下,让三个孩子互动起来,如果您不参与的话,那两个正常的孩子可能就会马上互动起来,您的孩子就很可能单独的被甩在了一边,只有您参与进去才能让三个孩子能够更好的互动,这也是一种如何教会您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互动的技巧和方法。另外就是他有些刻板语言,如果不是很多,可以不用刻意的去矫正,小孩子有情绪问题,当然多数是在他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有需求的时候,只要您坚持无理要求一定不满足,正确的合理的要求可以随时满足,要让孩子学会正确分辨对与错的概念,问题行为就会减少。

  家长:孩子10岁了,喜欢咬自己的手,一不注意就趴在手上去咬。这是不是自残行为?应该怎么帮孩子改正?

  贾大夫:您在问题中说孩子喜欢自己咬手。这只是一种现象,要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孩子现在10岁如果还没有语言,只是用咬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要教会他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要求,可以先选择图片教会孩子沟通,想想我们到异国他乡,语言不通的时候,是不是也能通过比划比划和别人进行沟通?此外,如果孩子模仿能力好,也可以教孩子用手语进行沟通。或者有一些APP可以发音,可以教孩子按里面的图片然后表达出来。当孩子表达的通道多了以后就会不再用咬手的方式表达需求。 另外也有些孩子是因为要求没有被满足,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和重视来咬手,这时的咬手就是一种行为问题,也许每一次的咬手,孩子的无理要求都会被满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动作,只要不满足就咬手,咬了就会得到满足,这种行为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家长塑造的,是必须要矫正的,否则孩子的问题行为会不断地升级,会越来越严重的表现出来,家长要了解孩子咬手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干预。

上一篇:贾大夫在线咨询问答实录 下一篇:北医人爱科普|关注孤独症,全社会的责任
0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