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KU观点之黄悦勤:人才、机构、行业循环发展构建儿童康复机构生态

2021-01-05 11:48:59 来源:北京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协会 阅读量:1684

apku观点

  2020年12月28日,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北大医疗脑健康主办的“2020年度第二届A-PKU儿童康复教育发展论坛”在京圆满闭幕。现场,来自政、产、学、研领域的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儿童康复教育的人才培养与机构发展,勾勒出了一个有价值、能共生、重发展的儿童康复生态,更为2021年儿童康复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作为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代表中国各类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始终高度重视残疾儿童的救助。同时,协助政府制定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促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科技信息化应用和残疾预防等工作,改善残疾儿童及家庭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现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黄悦勤分享了我国精神障碍疾病现状。

北医脑健康APKU观点之黄悦勤:人才、机构、行业循环发展构建儿童康复机构生态

  以下为黄悦勤教授现场致辞文字实录:

  大家上午好。感谢北大六院、北医继教院、北大医疗脑健康等单位联合主办本次论坛,为促进儿童康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探讨平台。

  本人与孤独症研究结缘,要从1990年说起。那时我已经在北医精研所,就是现在的北大六院工作,在儿童室主任杨晓玲教授带领下,贾美香老师和我开始研究孤独症。还记得第一次听说“孤独症”是1989年,我们在瑞典做访问学者时看了电影《雨人》,那时候在专业上各界对孤独症都知之甚少。直到90年以后,跟着杨教授一起做孤独症研究,才对孤独症有了深刻的认知。

  中间还有一个契机是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那时我就开始跟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曹跃进主任一起在中国残联工作,也是这样的机缘巧合,我进入了残疾人康复的队伍,之后也从成人到儿童的精神康复做了大量科研。

  现在是2020年了,公众对于孤独症的认识不再仅限于达斯汀·霍夫曼在《雨人》中的角色形象,大家都在不断提高认知。与此同时,我们在科研、门诊、康复中也见到了更多的孤独症孩子,这让我们看到了孤独症研究的紧迫性,所以我们需要探寻病因,要探索更多的预防措施,优化精准康复治疗方法。

  还有一件事是希望大家了解的。2012年,我们启动了国家“十二五”期间的课题“中国精神障碍疾病负担及卫生服务利用的研究”,这是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调查了包括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8岁以上社区常住6个月以上的居民。不同于以往的地区性调查,此次调查范围更全面、结果更权威、数据更可信。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精神病学》上。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成人精神障碍(不含老年期痴呆)终生患病率为16.57%。

  本次调研虽然数据量很大,但都是面向成人的,没有调查儿童青少年。究其根本,主要原因是儿童精神障碍人群研究的方法没有成人方法那么全面和成熟,所以,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全中国的儿童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因此需要在各种场合呼吁和推动。在2006年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中,孤独症首次被列为精神残疾的疾病之一,并进行了全国调查。

  近年来,孤独症等儿童发展障碍愈加受到重视。虽然孤独症从病因、诊断到治疗方法在不断深入研究,但目前仍是儿童精神疾病领域的世界性难题。

  对于孤独症,幼儿时期是康复干预的关键时间段,孩子的心智与行为在幼儿时期可塑性强,因此儿童康复教育行业发展对于孤独症治疗显得至关重要。同时,儿童孤独症康复领域有着巨大的行业缺口,从业者的专业水平也在发展阶段,人才培养与机构能力提升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问题。

  所以,本次A-PKU儿童康复教育发展论坛的举办是非常重要的。这次论坛帮助孤独症康复事业开辟、描绘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才培养、机构创新、行业进步,如此循环,相信将形成更加良好的儿童康复机构生态。

  在此,期待儿童康复行业能够发展得越来越好,也希望随着儿童康复事业的加速发展,有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获得专业的康复治疗,具备生存、生活的能力,更有尊严地生活,在人格上获得社会公众认同的与普通人一样的平等地位。

上一篇:A-PKU观点之焦子航:儿童康复教培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下一篇:A-PKU观点之韩济生:孤独症康复亟待专业化改革,人才培养、机构创新重...
0

热门文章